一、授权点总体概况
在学校党政领导下,授权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十四五”规划、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目标,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全面领导,以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为中心,担使命,充内涵,求实效,促发展,用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学科建设、人才队伍、立德树人、科学研究等各项工作。
1.建设进展
本授权点2022年有专任教师101人,拥有全职返聘院士1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家1人,国家杰青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专家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
2.招生就业
2022年度 |
招生人数 |
在校人数 |
毕业人数 |
授位人数 |
博士 |
24 |
61 |
10 |
10 |
硕士 |
51 |
163 |
36 |
36 |
本授权点坚持立德树人和内涵式高质量人才培养,形成了“入学生源好、培养过程优、毕业质量高”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开展就业指导,立足学科和行业特点,面向学科前沿和国家需求,多措并举,注重实效,有就业意向的学生就业率100%,高质量就业率超过90%。
3.导师状况
本授权点现有研究生导师8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2人。2022年度新增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2人。根据《导师动态上岗管理办法》,开展导师年度考核。
二、党建思政教育
2022年,本授权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造研究生导师和学工队伍相协同的育人机制,擦亮院士新生第一课、博导面对面、名师达博驿、电气青春榜样等育人名片,开创立体化协同育人的新局面。各研究生党团组织开展了“学习二十大,青年在行动”主题宣讲活动、“喜迎党的二十大”党史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60余场,覆盖学生800余人,取得良好成效。太阳集团tcy8722分团委获评四川大学“五四红旗团委”,研究生会获评四川大学“优秀研究生分会”。持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育观念和能力,构建“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相融合的课程思政新体系,实现课程思政100%覆盖。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点”,构建合思政育人平台,建成“党团活动室”、“E心E驿工作室”、“辅导员工作室”、“学业辅导站”、“学生活动室”、“自主服务点”全面统筹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力量和育人资源。
三、培养制度执行
1.课程建设
(1)德育为先,打造课程思政范本
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思想,持续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通过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课程立德树人作用。2022年,《网络分析与综合》课程获评第三批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入选新华网新华思政-全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服务平台。
(2)分类培养,建设特色精品课程
以2022年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细化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课程体系,梳理优化课程48门,进一步推动学专分类培养;聘请校外专家开设《电气工程前沿》课程,通过学术技术前沿发展趋势、重大工程案例教学等,提高研究生学术能力、工程素养和综合素质;完善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电力-绿氢系统联合运行优化》获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主题案例立项。
(3)严格要求,建立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依托学科特色方向,推动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深度融合;进一步规范研究生教学梯队要求,持续优化研究生教学体系、模式和内容;根据《四川大学教学督导工作管理办法》,充分发挥校院二级督导和研究生学评教评价机制,对研究生教学全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稳定提升。
2.导师选培
2022年,本授权点严格执行《四川大学增列博士(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实施办法》、《四川大学研究生导师上岗动态管理实施办法》,完善了《博硕士研究生动态招生管理办法》;开展“立德树人,春风化雨”2022年新晋研究生导师培训会,强调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高等学校教师道德规范‘红七条’”,详细阐述了四川大学研究生导师指导学生“七个导”,关爱学生“八个一”等文件要求,严把研究生导师质量关。
3.师德师风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及相关文件精神,大力宣传师德优秀典型先进事迹,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广大教师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持续实施导师“七个导”和关爱学生“八个一”准则,始终将思政素质、师德师风作为导师动态上岗的先决条件。强化听课、教学督导、学评教环节,畅通学院信箱、纪委信箱反馈渠道,加强师德师风监督;导师参加“师德专题线上教育”“教职工网络安全培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网上专题培训”等专题培训237人次。举办“明师德,守信念,正师风”师德专题线上教育特色活动,全体教师参与,29人获奖。优秀典型不断涌现,太阳集团tcy8722荣获“四川大学先进集体”,电气工程系党支部荣获“四川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李华强教授荣获“立德树人奖”,周凯教授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陈彬兵副教授荣获“姜维平优秀教学奖”,陈实副教授荣获“好未来教学名师奖”,周凯教授获得“四川大学先进个人”。9人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8位教师被评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实践教育优秀指导教师,13位教师获得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9位教师获得“探究式-小班化”教学质量优秀奖。2位教师获校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竞赛优胜奖。19门课程获得课程思政榜样课程。
4.学术训练
本授权点坚持以导师为核心、学院为基础、学校为支撑、国际国内合作为外延的“四位一体”学术训练模式。学术讨论会、研究进展报告会、文献导读、团队研讨等科研训练活动全覆盖;开设《研究生综合素质系列课程》,举办专题讲座8次,学生参与148人次;开设《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指导》课程,学生参与187人次;邀请学术界和工业界专家面向研究生开展学术讲座11次,听讲座学生共计3092人次。
5.学术交流
本授权点支持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利用与国外著名大学建立交流平台和各类交流基金资助研究生开展国际学术交流、联合培养等共计13人次。2022年,研究生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国际会议(含线上)并进行会议报告15人次。
6.奖助学金
本授权点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的帮扶力度,帮助学生申请各类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机会,为因突发状况、自然灾害等引起临时经济困难的学生申请临时困难补助等。奖助学金评定工作在学院党委领导和监督指导下,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断完善评选制度,有效保障学生学习生活,助力学生奋发进取、成长成才。2022年,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覆盖率为75%,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10人次;研究生获得长江电力奖学金、“星空计划”奖学金、“新得利”奖学金、四川大学关工委关心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共21人次;获得省级校级优秀毕业研究生、优秀毕业研究生干部、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共计87人次;为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冬衣补助、就业帮扶经费等共1.5万元。
四、教育教学改革
1.人才培养
2022年,授权点教育教学改革进展如下:
(1)新增四川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1项。
(2)实施优质生源提升工程,784名来自于全国各大高校的优秀大学生参加2022年度直博及硕士推免生夏令营选拔。
(3)完成培养方案定期修改完善工作,各研究方向专业课程完成了模块化重组,优化课程48门。
(4)2022年获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3篇,校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1篇。
(5)竞赛获奖:在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在全国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中获全国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2.教师队伍
通过团队与学院共同聘用等形式,加强人才引进力度,2022年度新进教师11人,新增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1人、四川省天府峨眉计划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2人、校双百人才6人。
加强优秀青年人才培养,2022年继续实施“青年托举计划”、“人才提升计划”以及“成果培育计划”,共资助教师21人,项目45项。联合计算机、网安、化工、轻纺等相关学科举办了第10期和第11期青年教师学术沙龙,参与教师百余人次。
3.科学研究
2022年,本授权点获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5项,其中,重大研究培育项目1项,面上项目4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任务共计14项;获准省市纵向科研项目17项;新增单项100万以上企业委托项目35项;年度到校科研总经费达1.2亿元。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SCI和EI检索)22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105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行业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申报获准“科创中国”清洁能源创新基地1个。
4.文化传承
2022年,本授权点围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等专题开展主题文化建设活动,持续围绕爱国主义、国家安全、寝室文化、消防宣传等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文化建设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组建31支团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参与学生780人次,其中学院2支实践团队荣获四川大学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2022年,学院分团委、学生会荣获四川大学“五四红旗团委”、2021-2022年度十佳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研究生会荣获四川大学“优秀研究生分会”。
5.国际交流
坚持实施国际化办学计划,受疫情影响,2022年的国际交流主要为线上方式。推进“国际英才计划”,在优秀学生中选拔国际英才,通过留基委和导师科研项目资助等方式,资助研究生线上参加国际会议;继续实施“大川视界”海外交流计划,疫情期间以线上课程为主;本年度通过线上方式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会议或“大川视界”项目共62人次;参加通过线上方式邀请海外知名学者举办各类学术讲座9次。
五、质量评估分析
本授权点生源质量好,培养过程规范,有自身培养特色,人才培养质量高,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在历年各级抽查中保持100%通过率。
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有:
(1)人才培养资源还不足,尤其受疫情影响,学生到现场参与的工程实践活动、到海外参加的学术交流有所减少;
(2)人才培养质量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尤其在坚持“四个面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还需有更有效举措;
(3)师资力量有了明显提升,但杰出人才占比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六、改进提升举措
针对办学资源、培养质量和师资队伍等尚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十四五”规划目标,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一流为标准,坚持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还需加大系统谋划力度,提升有效落实能力,确保本授权点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主要举措:
(1)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围绕优势学科方向和团队,继续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2)进一步聚焦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把人才培养与国家需求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努力打造能源电力领域国家科技创新高地。